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

從嚴長壽跟戴勝益新聞-內容行銷千萬不要反向操作


前幾天王品戴董的發言引起了社會不同意見的爭議 ,今天嚴長壽又說國內有三分之二的大學科系不值得去讀,我不知道這些言論的全貌是不是被斷章取義,或是媒體故意下了聳動的標題,但是,我相信這兩位前輩的本意都是以善念來提醒國內的一些現象,只是因為關鍵字在新媒體中太容易被網有擴大(新媒的特性:淺碟訊息)與散佈,所以我們要開始思考,這樣的新媒體該怎麼做才是正道的方向。


 這一陣子以來,我周遭的朋友都開始發現,在快速進步跟變遷的時代,隱約有某一種定律開始發酵,漸漸萌芽,大家開始願意停下來思考,甚至是開始回頭看看我們曾走過的道路,是不是遠遠的離開了我們要去的方向。

無論是在食物的救贖(回歸保種的反基改)或者是反省職場中的價值(工匠與行腳商人),我們都看見了過去以為是人類好的作為,卻因起心動念是快速獲利,快速成功,快速享受,但長久下來違背了正道的做法,自然的定律就是用力的調回來,回歸到傳統的路上。

如果,連前述兩位前輩是都為了要爭取曝光,而故意說一些驚世駭俗的話,來博得媒體的版面,那麼,台灣媒體真的已經走到邪魔的邊緣,這是媒體在過去20年累積的惡,為了譁眾取寵而專走煽腥色,為了賺取利益而出賣公正,為了取得影響力而造假欺瞞,的確是很快的名利雙收了,但這幾年媒體也開始嘗到苦果,與其怪大眾媒體,不如回頭想想,媒體最一開始的初衷.........教化人心。

今天有一則新聞報導表示,研究指出"電視內容 易影響小孩行為"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電視節目內容,會改變小孩的行為。美國廣播公司報導,新研究發現,童年時期長期看電視,成年後出現攻擊行為機率較高,另一項研究也發現,內容優良的電視節目,卻能提高小孩的行為規範,很多專家都建議家長,減少孩子看電視的時間,但部分學者則認為,必須依照電視內容而定。

研究中,調查了一千名從出生到二十六歲的年輕人,觀察他們的看電視習慣外,還檢測他們是否有反社會人格、與被法院定罪的紀錄,發現看電視越久的兒童,成年 後越可能有刑事案件紀錄,還可能被斷定有反社會人格,並且不論性別、智商、社經地位,都會有類似的情形,許多專家因此建議,減少孩子看電視時間。

另一項研究中卻顯示,電視節目的內容,才是改變幼兒行為的關鍵,研究團隊調查了八百二十個家庭,都包含了三至五歲的孩童,將他們分成兩組,一組要求父母不 讓小孩看有暴力內容的節目,另一組則不干預看電視的安排,結果發現,兩組相較下,減少看暴力節目的組別,兒童的暴力行為確實有減少。

部分專家建議,兒童若是觀看教育類節目,其實可以改善他們的行為,因為小孩會模仿電視的內容,若是內容是良好的,則會把孩子導至好的方向,反之亦然,父母應該要充分利用這個特質,所以不只是關掉電視,而是把關節目的內容。

全文網址: 電視內容 易影響小孩行為 - 孩子的成長 - 親子寶貝 - udn健康醫藥 http://mag.udn.com/mag/life/storypage.jsp?f_ART_ID=460271#ixzz2Vz1s1vd8
Power By udn.com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電視媒體的單向的傳播,內容提供者給了甚麼,閱聽眾只能選看或不看,當大部分都提供了不好的內容時,閱聽眾往往是被強迫接受的,但是新媒體的內容來源多元化之後,媒體互動又是全然開放的,影響力的方向已經不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,所以,在新媒體中,多些善的內容,多些善的傳遞,多些善的分享,自然整個環境是可以很快的往正向循環趨近,那麼新媒體的未來才會有真正光大的發展。如果,仍擁有資源的媒體人在使用新媒體仍沒有記取教訓,仍然在偏頗的道路上遊走,除非眾人之心也都偏矣,否則,新媒體將比傳統媒體更快速的衰敗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